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60节

陈立安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之后,对着院子里的所有都鞠了一躬说道:“今天说这么多不给大家上课,只是我自己对艺术的一些看法,艺术是自由的,但是艺术家不是,只要生活在社会里就有自己社会责任,社会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责任。”

做了最后的发言后,陈立安就不再说话了,他今天说的这些和院子里大多数艺术家的艺术理念是相违背的。

院子里一百多人最起码有一半是波普主义和玩乐主义,和陈立安的理念是有冲突的,他们喜欢调侃,调侃人调侃事调侃社会风气。

喜欢把一些不好问题展现出来,又不喜欢把一些美好的东西展现出来。

如果艺术家都是这样,那这个社会就完蛋了,当所有人都在说这里有问题,哪里有问题,就是不告诉你哪里没有问题,那这个社会就真的有问题了。

能玩艺术的都是聪明人,不是聪明人搞不了艺术,他们的思想和看问题的角度都很深刻,陈立安说的话,他们自然也能听明白。

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认可,正在有人想要反驳的时候,杨老头又站出来了,看着他们说道:“我觉得立安说的很好,他的作品没有反应时代的阵痛吗?但是他的眼睛里不光有阵痛,还有阵痛之后带来的美好,不要认为这是讨好,这是妥协。”

“是他的眼睛总能发现美,哪怕是残酷的美。”

院子里吹过一阵冷风,红丝线和钢管摩擦发出的空鸣立马响了起来,似乎是在应和陈立安和杨馆长的话。

院子里的所有人都下意识的看着身边围绕的红色浪潮,这一刻他们感觉到的不是浪潮所带来的震撼,不是对装置艺术视觉冲击的震撼,而是顺着陈立安和杨馆长的话,重新去看待这件作品。

从地底钻出的钢筋水泥,缠绕在枯树上的钢筋丛林,穿破院落墙壁的水泥柱,这一切都在表达一件事,工业化社会变革对传统社会结构的破坏,我们生活的土壤和文化在消失。

如果只是这样,那这个作品似乎没有什么可取之处,但是陈立安加上了各种色彩,加上了红丝线组成的浪潮,加上了七彩斑斓的玻璃投射出来的光斑。

这种破坏之后所带来的美好也在这一刻被展现出来了。

发现残酷,但是也发现了美。

这或许就是昨天看到这个作品后带来震撼的原因吧。

院子里变得很沉默,不管认不认可陈立安的理念,在这一刻他们都感受到了陈立安所传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